揭秘千亿险资私募“操盘团队”:A股新势力的投资逻辑

日期:2025-04-25 10:44:40 / 人气:23


近年来,A股市场迎来一股“新势力”——险资系私募。这些机构由大型保险公司直接出资设立,资金规模动辄数百亿,且不受短期赎回压力影响,成为真正的“长期资金”和“聪明钱”。

它们如何运作?投资风格如何?对A股市场有何影响?本文将深度解析险资私募的运作模式与投资策略。

一、险资私募崛起:1620亿资金入场
1. 政策松绑,险资加速入市
2023年11月:中国人寿与新华保险联合设立鸿鹄志远私募基金(首期500亿),打响险资私募第一枪。
2025年1月:太平洋人寿、泰康人寿、阳光人寿获批第二批试点,规模520亿。
2025年3月:人保、国寿、太平、新华、平安等5家险企再获600亿额度。
总规模:目前险资私募入市资金至少1620亿元,未来或进一步扩容。
2. 险资私募 vs. 传统私募:三大核心优势
对比维度 险资私募 传统私募
资金来源 保险母公司长期资金 高净值客户、机构资金
赎回压力 无(锁定长期) 需应对客户申赎
投资风格 高股息+低波动+长期持有 灵活策略(量化、趋势等)
二、操盘团队揭秘:险资“王牌投资经理”坐镇
1. 鸿鹄基金:国寿+新华联合运作
管理人:国丰兴华私募(国寿资产&新华资管各持股50%)。
核心人物:
杨琳(法定代表人):国寿资产权益投资部总经理,27年险资投资经验。
张扬(总经理):新华资管老将,曾任养老金投资中心负责人。
张振(风控负责人):曾任信达资产、银河证券合规高管。
2. 泰康稳行私募:泰康资产“嫡系部队”
管理人:泰康稳行(武汉)私募(泰康资产全资子公司)。
核心人物:
王琦(法定代表人):清华经管毕业,泰康资产权益投资部执行总监,专注“高股息+低波动”策略。
共同特点:

均由保险资管公司核心团队直接管理,风格稳健。
投资决策受母公司风控体系严格约束,避免激进操作。
三、投资策略:高股息+低波动+长期持有
1. 已曝光持仓:伊利、陕煤、中国电信
伊利股份(乳业龙头,分红率稳定在70%+)。
陕西煤业(高股息煤炭股,2024年分红超8%)。
中国电信(央企通信巨头,股息率5%+)。
2. 险资的“核心选股逻辑”
高股息:现金流稳定,分红率高(如公用事业、能源、金融)。
低波动:股价波动小,适合长期持有(如消费、通信)。
政策友好:优先配置符合“中特估”(中国特色估值体系)的央企、国企。
国寿资产内部报告摘要:

“耐心资本应关注长期基本面稳定、商业模式清晰、分红预期强的资产,如通信、交通运输、公用事业。”

四、市场影响:险资私募的“三大效应”
1. 稳定市场
险资私募锁仓周期长,减少短期抛压,增强A股抗波动能力。
2. 推动“中特估”行情
高股息央企、国企或成险资增持重点,助推“低估值蓝筹”价值重估。
3. 改变机构博弈格局
险资私募+社保基金+养老金的“长线资金联盟”正在形成,或削弱游资、量化资金对市场的影响。
五、未来趋势:险资私募的“三大猜想”
1. 规模继续扩容
若试点效果良好,监管或进一步放开险资私募额度,总规模或破3000亿。
2. 投资范围拓宽
目前以A股为主,未来可能纳入港股(如腾讯、中移动等高股息标的)。
3. 行业集中化
头部险资(国寿、平安、泰康)占据主导,中小险企可能通过FOF模式间接参与。
结语:A股的“压舱石”来了
险资私募的崛起,标志着A股市场进入“长期资金主导”的新阶段。它们的投资风格(高股息、低波动、长期持有)可能重塑市场生态,让A股逐步告别“散户化”“短线化”,走向更成熟的价值投资市场。

对普通投资者的启示:

关注险资持仓动向,尤其是高股息+低估值蓝筹。
长期持有优质资产,避免被短期波动干扰。
警惕高估值题材股,险资的入场可能加速市场风格切换。

作者:耀世娱乐-耀世注册登录平台




现在致电 8888910 OR 查看更多联系方式 →

COPYRIGHT 耀世娱乐-耀世注册登录平台 版权所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