辛芷蕾夺威尼斯影后:中生代花实力上桌,流量舆论场下电影还能找到存在感吗?
日期:2025-09-09 15:05:00 / 人气:2

北京时间9月7日凌晨,第82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落幕,各项奖项悉数颁出。
39岁的中国女演员辛芷蕾,凭借《日掛中天》一片,获得了沃尔皮杯最佳女演员,成为第三位夺得威尼斯影后的华人女演员。
辛芷蕾封后,在舆论场引发了不小声量。
缘由显而易见,因为可以嵌套于流量叙事。
她属于“85花”,而带着导演长片首作一同入围主竞赛的舒淇,则被归为“大花”,这些标签下每一位成员的实绩浮动,会触发娱乐系统的流量开关。
舆论场如此热闹,与电影有关,但谈不上电影的胜利。
今年华语片在三大电影节,总体收成相当不错。
2月,霍猛以《生息之地》斩获柏林最佳导演。
5月,毕赣的《狂野时代》,在戛纳拿了个评审团特别奖。
现在,又有辛芷蕾的威尼斯影后。
而这些作品,要想在普罗大众中刷点存在感,必须带有流量属性。
属于电影与电影节本身的讨论,早已被边缘化。
“你戛纳不要的,我威尼斯直接给金狮”
今年的威尼斯,戏剧张力拉满。
戏外,标语、口号在水城的空中飘扬。
世界分歧巨大的年份,电影人的美学冲突也容易闹得不可开交。
主竞赛评委,巴西女演员费尔南达·托雷斯,传闻和评委会大闹别扭,提前离开威尼斯。
当她出现在闭幕红毯,才打破传闻。
聚焦巴以冲突的《欣德·拉贾布之声》,最终获得评审团大奖。
而两位美国男性导演,靠《父母姐弟》捧走金狮的吉姆·贾木许,用《粉碎机》收获最佳导演的本·萨弗迪,他们在获奖感言中,发表了这样的看法:艺术无需直接谈论政治,其本身可以就是政治的。
之前,《父母姐弟》是被戛纳筛掉的落选片目。
戛纳话事人福茂公布片单后,贾木许还忍不住愤怒情绪,在社媒上大竖中指。
你戛纳不要的,我直接给金狮,其实算是威尼斯的老戏码。
1999年,张艺谋发表了一封写给当年戛纳主席雅各布的公开信,撤回《一个都不能少》和《我的父亲母亲》,后来《一个都不能少》获金狮。
2004年,《维拉·德雷克》获金狮后,迈克·李说:“我要感谢戛纳电影节拒绝了这部影片,这样才让我有今天这样的荣誉。
”2005年,李安的金狮之作《断背山》,也曾被戛纳退货。
梁朝伟参演的场刊高分片《寂静的朋友》,只领了一个最佳新演员,获奖者是卢娜·韦德勒,女性。
韩国导演朴赞郁的《无可奈何》,口碑不赖,但无可奈何地一无所获。
高分片零奖项,低分片拿大奖,三大每年都可能上演这样的反差案例。
评审团特别奖获得者《云之下》,是一部纪录片。
这位导演,吉安弗兰科·罗西,他曾靠纪录片获得过金狮和金熊。
至于影帝获得者,《恩典》主演托尼·塞尔维洛,和导演保罗·索伦蒂诺已经合作了十来回。
身为意大利名牌选手,在自己国家的电影节收获荣誉,大概属于最没有戏剧性的安排了。
影后辛芷蕾,80后第一人
三大电影节的奖项评选,都是小评审团,不到10人。
每年的评委会,随机组成,奖项自然也充满随机性。
在一些人看来,“撕奖”一词鄙俗不堪。
不过,抛开表达审美和价值判断,在事实层面,这个说法可以成立。
评奖过程可能一派和气,也可能各执一词,互不让步,吵翻天。
今年费尔南达·托雷斯的缺席传闻,正是一个例子。
据说辛芷蕾的奖项,是全票通过。
只能是据说,评委会又不会公开投票情况和评选过程。
有的评委事后会透露点内幕,但也不会把详细情况全盘端出。
《日掛中天》的整体口碑反馈比较差,ICS场刊5分制,它得了2.64,主竞赛倒数第五。
而对辛芷蕾的表现,正面评价居多。
这和全票通过的传闻,基本一致。
《综艺》评价辛芷蕾掌控了银幕,表演沉静而又扣人心弦。
《AwardsWatch》虽然对影片表示遗憾,但也提及了辛芷蕾与张颂文之间暗流涌动的化学反应。
在辛芷蕾之前,拿过威尼斯影后的,仅有两位华人,巩俐和叶德娴。
物以稀为贵,奖项尤甚。
更有意思的是,辛芷蕾之前的履历上,没有任何一座电影节奖杯,威尼斯影后仿佛空降在39岁的她身上。
2017年,30+的辛芷蕾,还在《演员的诞生》上进行竞技类表演,为的是能够争取更多的影视表演机会。
现在,国际影后诞生。
辛芷蕾一向毫不避讳她的梦想与野心。
她正儿八经地自我调侃过,“我是国际巨星”。
如今,段子成为现实:“我现在感觉自己像在做梦,说到做梦,十几年前刚入行的时候吹过一个牛,也算是一个梦想。
我说我一定要站在世界级的舞台上,我想成为一个国际巨星。
那时候我遭受到很多嘲笑,但是你看,今天我终于站在这了,并得到这个奖,我为自己感到骄傲。
”
经济下行期,她走上坡路。
“我想对所有的女孩说,只要有梦想,就要大胆去想,大胆去做,万一哪天就实现了呢,像我一样。
”这是从性别出发,与潮流同行的话语。
在电影领域,中女时代正从愿景变为现实的一部分,辛芷蕾和辛芷蕾这样的演员,应该会迎来更多机会。
得奖了,然后呢
辛芷蕾以后无疑会拥有更多机会,更多选择权。
流量场盯的是奖项变现效果,能上多少封面,能多收获几个代言,能不能从群像的边缘位置冲到c位。
慕强、比拼、拉踩,这是舆论和流量场的心理逻辑。
在这个逻辑里,电影只是工具而已。
蔡尚君的上一部导演作品《冰之下》,2017年在上海国际电影节亮相,黄渤获金爵奖影帝,主演还有宋佳。
但影片至今没有公映。
这才是更为骨感而残酷的现实。
得奖不是终点。
《日掛中天》,还有《狂野时代》、《生息之地》这些,尽早与观众相见,才是它们更为重要的天然使命。
"
作者:耀世娱乐-耀世注册登录平台
新闻资讯 News
- 46岁百万粉丝网红农村细妹去世,...09-09
- Energy高雄巨蛋演唱会:一场激情...09-09
- 三部大尺度经典电影:在人性褶皱...09-09
- 许凯赌博风波升级!警方回应已关...09-0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