汽车圈的草台班子们
日期:2025-08-04 17:11:00 / 人气:14

汽车公司:规模背后的草台乱象
庞大人员与管理漏洞
网络盛传埃隆·马斯克说过“这世界是一个巨大的草台班子”,虽有人辟谣,但对于汽车公司而言,这话似乎很贴切。汽车公司人员众多,跨国汽车公司雇员常达几万人,加上配套工厂员工和经销商,背后从业者多达几十万。为管理这些人员,汽车公司多采用高度垂直化的金字塔型管理。这种管理结构下,就像齐宣王让300人吹奏能养活南郭先生一样,在庞大的团队里很容易隐藏滥竽充数者。一旦混到管理岗位,就如同拿到永久性饭票。
规模不经济与寄生阶层
汽车公司规模大,但规模并非越大越好。饶达先生曾提出规模是否过大的疑问,当企业规模超过管理者管理能力或突破管理技术极限时,规模增大未必是好事。汽车公司里存在着寄生阶层和“南郭先生”,他们如同规模之蝗虫,只负责转发邮件、分解目标,安全时刷存在感,问题发生时装无助,需要专业时显幽默,争夺资源时强调信念感。他们不担责、不做事,是可笑的甩手掌柜。
分工与责任推诿
汽车公司分工高度精密化,靠系统推动运转,导致没有人能对公司运营结果负全责,但总有人能为糟糕结果找理由。在这种以邻为壑的环境中,隔行如隔山,不同层级和部门人员对专业问题的认知差异大。中层管理者甚至能定制信息茧房,享受只手遮天的乐趣。而且汽车公司领导往往因无知,用外行姿态对专家发号施令,从企业发展历史看,国外汽车公司不同发展阶段CEO出身有一定规律,但国内汽车行业人员身份驳杂,难以总结规律。
汽车媒体:不专业的“编外官媒”
专业缺失与软文依赖
汽车媒体专业性大多聊胜于无,理解能力常与厂家通稿看齐,在消费者中的权威性和影响力甚至不如缅北电诈。媒体收入超七成来自厂家软文投放,这使得它们成为汽车厂牌的编外官媒和官网,只会做通稿的小天才和复读机,缺乏自由思想和独立精神。软文机制让媒体在职业道德和职业收入间挣扎,而草台班子的车企却享受这些应声的耳报神,即便批评不自由,赞美也有意义。
虚假生态与历史教训
厂家和媒体合作构建起宾主尽欢的生态,厂家扮演完美的神,媒体化身民意代表,伪造消费者意见和赞美诗。这种自嗨合作如同1915年袁克定养人做假版《顺天时报》让袁世凯相信帝制受拥护,最终袁世凯登基83天就一命呜呼。如今汽车圈草台班子的媒体和汽车人相互迎合,产生和谐的井蛙共振,观众若不喊出倒好,草台班子就会凭借强韧意志力和耐久力比专业人士活得更久。
汽车圈因汽车公司和媒体的种种问题,充满了草台班子的气息,若想改变,需要观众(消费者等)发出理性的声音,拒绝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。
作者:耀世娱乐-耀世注册登录平台
新闻资讯 News
- 突发!44岁网红“包公”去世,原...08-07
- 韩国演员朴施厚被曝给已婚男介绍...08-07
- 重庆网红 “谈二娃” 溺亡:一场...08-07
- 陶白白与前妻离婚,二人仍关联 2...08-0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