公交车上的争执:面对自私,我们不该沉默

日期:2025-10-13 20:00:27 / 人气:4

“不孝有三,带着你妈挨骂为大。出门在外,做个人吧。”北京连日的降雨让降温天的出行更添艰难,我收拢雨伞挤上公交车时,车厢门口已拥挤不堪,过道里更是人挨人。车辆前行两站,又涌上一波乘客,可过道上的人们却迟迟不肯往后门移动,我决定挤到后面试试,或许能稍显宽松——很快,我便明白大家不动的缘由。
过道尽头站着两个穿黄色雨衣的女人,雨衣上挂着大大小小的水珠,若要从她们身边经过,势必会把水珠蹭到自己衣服上。年纪稍长的老太太瑟缩在车厢边,尽量缩小身形减少接触面;而另一位三四十岁的女性,正昂着头用洪亮的音量回敬指责她的老头。老头声音本有些沙哑,那句“没你这么干的!”却像刀片般刮过车厢,“湿漉漉地就往人身上蹭!有没有公德心!”
雨帽下的女人脸涨得通红:“关你屁事!老不死的玩意儿,显着你了是吧?我爱穿什么上车你管得着吗?公交车是你家的?”老头毫不退让,指着她滴水的雨衣下摆:“我管不着?你蹭我一身水我就管得着!大家的雨伞都躲着人,就你特殊?你妈没教过你公共场合别害人?”女人声音更尖:“你少充大辈儿!嫌湿你打车去啊!穷酸挤什么公交?装什么文明人!”“我穷酸?我挤公交我光荣,不像你横行霸道还不让人说!你这种行为就是不要脸!”“你才不要脸呢!”女人气急,只能反复这句。
往常公交车上吵架总有乘客劝解,这次却异常安静——我猜,大家都和我一样,希望老头能赢。车辆减速到站,女人喊:“妈!下车了!不跟这老棺材瓤子一般见识!”角落里的老太太才挪过来,一路低声道歉:“她不懂事,您别计较,对不住啊……”可她嘴上道歉,雨衣仍实打实地擦过我半边身子,留下一片冰凉湿痕。老头看着老太太,眼神复杂,终究没再开口。女人下车前还回头剜了老头一眼:“老东西,活该你淋雨!”
黄色身影消失在雨中,车厢里的人终于能放心移动,拥挤稍有缓解。可我心里却翻江倒海,国庆时被逆行车堵死景区道路的事浮上心头——这两件事本质都是“损人利己”。景区管理摆烂尚可理解,无人售票公交车司机因雨天路滑、交通复杂难以分心处理突发情况也情有可原。可当管理缺位时,与低素质者短兵相接,吃亏的往往是守规矩的人。雨衣女除了挨几句骂,衣服依旧干爽;而我和其他受害者,只能默默忍受半边身体的潮湿。
曾有人说老年人“管得太宽”,可此刻车厢里的老头,却成了大家的守护神。那些沉默的人在怕什么?怕惹麻烦、怕被泼妇骂街、怕老太就地躺倒?可沉默恰恰纵容了自私与蛮横,让守规矩者寒心,让不讲理者更张狂。今天坐公交被湿雨衣蹭脏,明天被插队逆行浪费时间,后天在餐馆吸二手烟……人生漫长,这样的“吃亏”何时是头?
博主@就叫熊太行也行 说过,遇到不平若不敢第一个站出来,至少要做“第二个人”,有人挺身而出时,要勇敢支持、声援TA。我特别后悔刚才没及时说一句“老师傅说得对”,让正义的声音不再孤单。哪怕不说话,用目光、摇头、叹息表达不满,也能让雨衣女知道自己的行为引发了公愤。维护公共环境从不是“多管闲事”,而是保护我们自己。
我吵起架来嘴笨,却也总结了几个“吵架”经验以备不时之需:
- 对事不对人:指责应集中在“湿雨衣弄湿他人”“阻塞通道”的行为本身,避免陷入人身攻击。若演变成互相谩骂,旁观者只会当作笑料。
- 团结同伴:讲理时可询问周围“大家说我说得对不对呀?”,既能让更多旁观者加入,也能让道理更有分量。
- 寻求管理方:若对方过于蛮横,及时联系管理方避免矛盾激化。公交车上若发生肢体冲突,会威胁行驶安全,紧急情况更要果断报警。
其实雨衣女并没赢。雨衣能防水,却防不住丢人。赢了一身干爽,输了一世人品。若她是着急上车忘了脱雨衣,或没意识到妨碍他人,及时道歉便能挽回脸面。可撒泼骂街只会让所有人更看不起她。公道自在人心,就算我今天不说,也总有人会说“就是她,穿雨衣挤公交还骂街,带着妈一起丢人”——这种指责,她逃不掉。

作者:耀世娱乐-耀世注册登录平台




现在致电 8888910 OR 查看更多联系方式 →

COPYRIGHT 耀世娱乐-耀世注册登录平台 版权所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