苹果ID成“提款密码”?大量用户陷入盗刷陷阱

日期:2025-11-09 15:10:01 / 人气:14



盗刷事件频发,用户损失惨重

近期,小红书、抖音等平台涌现大量苹果ID被盗刷的案例,相关群组短时间内成员超200人,中招者损失从数百元到上万元不等。早在2018年就曾出现过类似集中盗刷情况,如今行骗者手段升级,伪装成电商平台卖家诱导消费者,很多人收到扣款短信才发现资金被盗刷。苹果相关客诉量较高,截至10月29日,黑猫投诉平台关于苹果ID被盗刷的投诉超3700条。

盗刷手段升级,绕过“双重”防护

诱导提供信息实施盗刷

中招用户多因购买低价商品或服务,如山姆会员体验卡、健身卡等,在闲鱼、抖音、小红书等平台与卖家沟通时,被诱导提供苹果ID及密码。行骗者以“登录验证”为由索要验证码,可能诱导用户点击不明链接,利用苹果短信未详细提示验证码用途,偷偷关闭人脸验证、开启免密支付等功能,绕过苹果“双重”防护实施多笔盗刷。即便用户未直接绑定银行卡,但因苹果ID关联支付宝或微信,仍会被扣款。

手法迭代,依托交易场景行骗

2018年苹果称部分用户因未开启双重认证遭遇钓鱼诈骗,建议开启。如今行骗者手法更隐蔽,依托交易场景以“商家”身份获取信任,降低消费者警惕心,外部挂靠链接更丰富。而苹果免密支付安全设置存在问题,很多人挂的是第三方支付工具,通过免密支付权限挂着银行账户,风险集中在前端苹果支付的安全认证环节。此外,苹果未明确提示“验证码”用途,国内多数平台对异常登录有提醒和干预机制,苹果在风险识别和干预上“水土不服”,将安全保障交由用户自主选择,防护不足。

责任划分不明,用户维权困难

多方责任界定复杂

中消协曾表示,在不能证明用户存在过错的账号盗刷事件中,经营者及第三方支付公司需承担赔偿责任。但现实维权困难,涉及多个平台和企业,难以明确谁承担主要责任。北京市中闻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杨艺认为,若商家通过非法或不实链接致用户损失,应承担民事赔偿责任,甚至可能涉嫌诈骗或盗窃;消费者轻信诱导主动提供信息,未尽合理注意义务,也存在一定过失。仅建议开启双重认证不能视为苹果尽到安全保障义务,苹果还可采取更多措施。

用户维权建议

苹果客服强调,用户绝对不能向任何人泄露账户密码,苹果工作人员也不会索要。若发现账户异常登录或不明消费,建议第一时间修改密码、重置双重认证,截图保存异常交易记录,通过退款路径申诉,联系苹果客服说明情况,涉及金额大或交易频繁时同步向警方报案。苹果官网社区有不少ID被盗刷和追回损失的帖子,客服表示有退款成功案例,关键在于及时提供凭证并发起处理,骗子通常通过“倒卖权益”获利。

平台与行业应筑牢防线,建立安全闭环

平台治理措施

抖音电商表示持续治理引流诈骗,升级风控模型,加强商品准入审核,拦截非法信息,弹窗提示交易风险;小红书称长期打击涉诈行为,用户可站内举报,平台核实处置。但截至发稿,闲鱼未作回应。

行业规范建议

杨艺建议禁止“不开启免密支付就无法使用App内购”等强制行为,明确被盗刷后的责任划分、赔偿比例与维权路径。尹振涛认为免密支付缺乏统一安全标准,企业执行不一,支付链条各方责任模糊,建议建立统一行业规范,监管引导企业遵循,苹果应建立实时监测与阻断机制,必要时采取强制二次验证,与国内标准接轨。他还提醒用户不点击相关链接,设置限额或关闭非必要免密支付,定期检查账户,发现异常冻结账号并报警。贾玉倩强调安全保障需技术层面主动风险拦截、高强度风险提示及快速有效补救机制,监管部门应建立统一规则,实现快速响应与处置。

作者:耀世娱乐-耀世注册登录平台




现在致电 8888910 OR 查看更多联系方式 →

COPYRIGHT 耀世娱乐-耀世注册登录平台 版权所有